最新消息

No.199|工業控制半導體產品發展趨勢

資策會 MIC 資深分析師 周明德

全球製造業面臨勞動力短缺與效率提升壓力,促使企業加速導入自動化與智慧化技術。隨著AI、工業物聯網與邊緣運算成熟,工廠可即時收集與分析數據,實現預防性維護與流程優化,提升效率與穩定性。各國政府亦將智慧製造列為重點政策,推動企業導入智慧設備與工業通訊技術,加速智慧工廠發展。工控半導體因具備高穩定與抗干擾特性,廣泛應用於工業環境,隨5G等高速聯網技術普及,其市場需求將持續成長。

工控半導體可分為三大類:邏輯控制與訊號處理單元(如MCU與DSP)、工業通訊晶片與感測元件。MCU與DSP為控制系統核心,負責運算與控制;感測元件則將溫度、壓力等物理訊號轉為可處理數據;工業通訊晶片則負責設備間數據交換與同步,確保系統協同運作與流程穩定。

MCU是小型嵌入式計算系統,內建處理器、記憶體與I/O介面,主要負責邏輯控制,廣泛應用於自動化設備與智慧工廠控制系統,是工控設備的核心元件;而DSP則專為即時處理音訊、影像、振動與感測數據所設計,常用於運動控制、品質檢測與預測性維護等場景。隨著智慧製造與AIoT需求持續提升,MCU正朝向高效能與智慧整合發展,32位元產品已成主流,並逐步整合NPU、DSP與通訊協定,強化其在Edge AI與IIoT應用中的角色。未來MCU將轉型為兼具控制、AI推論與訊號處理功能的多合一邊緣運算平台,成為智慧工廠運作的關鍵核心。

 

MCU產品朝低功耗、強化邊緣運算方向發展

 

隨著IIoT與工業4.0持續推進,感測元件正朝向高靈敏度、高精確度與低功耗方向發展,並逐步與AI運算晶片整合,實現感測與即時決策功能於同一平台。未來感測器不僅負責收集環境資訊,更能在設備端進行初步分析與處理,強化工業設備的即時反應與智慧化程度。無論是光學感測元件如CMOS影像感測器(CIS)、ToF光感測器,或是非光學感測元件如壓力、加速度與溫濕度感測器,皆正導入AI邊緣運算設計,應用於機器視覺、預測性維護、運動控制與精密檢測等場景,成為智慧工廠實現自主決策與高度自動化的關鍵基礎元件。

 

感測元件正朝向高靈敏度、高精確度與低功耗方向發展,並與AI運算晶片整合

 

隨著智慧製造與IIoT持續發展,工業通訊晶片朝向高速化、低功耗與多介面整合方向演進,並強調有線與無線技術互補的發展趨勢。工業通訊晶片需在高溫與電磁干擾等嚴苛環境下穩定運作,並支援Ethernet、RS-485、5G、Wi-Fi等多種通訊介面,以滿足設備間即時協同與資料同步需求。其中,工業Ethernet為目前主流,相關晶片如PHY、Switch與SoC正升級至10Gbps以上速率,並導入TSN技術以強化即時性與同步性;無線通訊則透過Wi-Fi 7與5G等新技術補足有線網路在靈活性與移動性上的不足,提升整體網路覆蓋與彈性應用。未來,通訊功能將與MCU進一步整合,多家業者已推出支援TSN或無線通訊等功能的整合型MCU,簡化系統設計並強化設備聯網能力,成為推動智慧工廠即時互聯與自動化升級的關鍵解決方案。

 

工業通訊晶片朝向高速化、低功耗、有線與無線互補與多介面整合發展趨勢

 

展望未來,隨著Edge AI運算與智慧工控應用持續發展,工控半導體產品將朝向高度整合、高運算能力與低功耗架構演進,不僅可支援即時資料分析、精準控制與預測性維護等核心功能,更將全面推動製造業邁向數位化、自動化與智慧化的升級轉型,成為智慧製造核心架構的重要基石。

文章出處: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(MIC)

 


「智慧機器人應用論壇」— AMR 驅動產業新變革

 

在工業 4.0 與智慧製造的浪潮下,自主移動機器人(Autonomous Mobile Robot, AMR)正成為企業提升生產力、降低成本、強化智能物流的關鍵工具。企業該如何善用 AMR 技術進行數位轉型?如何透過智慧機器人提升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力?為了解答這些關鍵問題,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智能物聯網次系統發展計畫特舉辦「智慧機器人應用論壇」特別聚焦 AMR 技術應用,邀請業界專家、技術開發者及企業代表,深入探討 AMR 發展趨勢與成功案例,幫助企業掌握智慧機器人技術的無限潛力!歡迎免費報名參加!

  • 指導單位: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| 主辦單位:工業技術研究院
  • 時間:114 年 6 月 5 日 (四) 13:30~17:00
  • 地點: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402AB 會議廳  (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 2 號 4 樓)
  • 報名資訊:
    * 請點選此連結:報名網址
    * 報名截止日期:因名額有限,敬請於 114 年 6 月 4 日(三) 前完成報名
    * 聯絡窗口:劉小姐(03)591-6181;E-mail: carolliu@itri.org.tw
  • 議程: